在俄乌武装冲突中天弘优配,乌克兰军队使用了大量西方提供的武器弹药,其中就包括罗马尼亚M92 GMO-1手榴弹。
罗马尼亚M92 GMO-1进攻手榴弹。
M92 GMO-1手榴弹由罗马尼亚军工厂(ROMARM)制造,推测于1992年研制。对于手榴弹这个进化缓慢的细分领域而言,它是相对较新的型号,相关资料也很少。目前,它是罗马尼亚军队的制式装备,并出现在出口目录上。罗马尼亚曾经向乌克兰援助这种手榴弹,推测数量较少,俄罗斯军队并没有缴获太多。M92属于进攻手榴弹,从外观上与苏联/俄罗斯RGD-5手榴弹类似,只是重量略轻(250克对310克)。
罗马尼亚制造的苏联RGD-5手榴弹,配备UZRGM引信。
型号中的GMO为“手榴弹(grenade)”、“手(de mână)”和“进攻(offensive)”首字母缩写,没错,就是进攻手榴弹的意思。二战结束后,作为华约成员国,罗马尼亚曾经生产过大量苏联手榴弹。
罗马尼亚制造的手榴弹,从左至右:F1、GMM、GMO-1,配备FGM-1和FGP-1引信。
这种手榴弹具有极强的爆炸和破片杀伤效果,主要通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强烈闪光,在战壕、房间等半封闭空间内,可以让敌方人员失去作战能力。如果幸运的话,手榴弹在敌人旁边爆炸,还会造成破片伤。
用透明胶带将钢珠缠绕在RGN和F-1手榴弹上,除了正常使用还可作为无人机投放的炸弹。
它还可以用于设置绊发雷或由四轴无人机投放,但由于弹体较薄,破片杀伤效果不佳。所以,建议在弹体外增加一些破片,例如,用透明胶带在弹体外侧粘贴钢珠。
俄罗斯军队缴获的GMO-1手榴弹天弘优配。
M92 GMO-1手榴弹的弹体外部涂有哑光绿灰色油漆,弹体上有黑色标记:GMO-1,以及数字标记。中间的数字是制造年份,其他数字代表生产厂家、生产批次等信息。底部的“T”代表装填的炸药是TNT。
M92 GMO-1手榴弹配备的FGM-1引信。
M92 GMO-1手榴弹配备了符合北约通用标准的引信:FGM-1、FGP-1。与乌兹别克斯坦RGM相比,这两种引信工作时噪音很小,既有优点也有缺点。在投出手榴弹、火帽被击发时,敌人根本听不到。这对于打击被困在建筑物内的恐怖分子来说还算不错,然而,在嘈杂的战场上,这一优势显得并不重要。但是,被击发时,不发光、不发声、不冒烟仍然是手榴弹引信非常重要的设计指标。
1994年制造的M92 GMO-1手榴弹。
对于俄罗斯士兵而言,他们已经习惯了UZRGM手榴弹引信特有的击发声,当他们拔下保险销后,准备投出手榴弹时,如果手稍微松了一些,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听到引信击发的声音,而造成严重伤害。尽管这样的情况显得有些离谱,但确实应当注意,尤其是使用缴获的外国武器时,应当事先熟悉其性能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(这里说一下,中俄联合演习时,一名俄罗斯军人就因为不熟悉中国手榴弹的延期时间,在试图投空爆时,被炸掉了手——hawk26注)。
弹体直径:61mm
弹体长度:86mm(不含引信),122mm(含引信)
重量:255克
引信重量:55克
投掷距离:35~45米
FGM-1引信延迟时间:4~5.5秒(一说,3~4.5秒)
FGP-1引信延迟时间:9.5~12.5秒
装药型号:TNT
装药重量:90~100克(略低于RGD-5的110克)
分解后的M92 GMO-1手榴弹,可以看到壳体非常薄。
相对于RGD-5,罗马尼亚设计师通过减小弹壳厚度的方式,减轻M92 GMO-1手榴弹的重量。这样确实可以让士兵携带更多的手榴弹,不过也降低了破片杀伤威力。一般来说,这类进攻手榴弹的主要杀伤方式是冲击波而非破片,所以并不算是缺点。尽管卵圆形弹体有助于破片均匀散开,但由于壳体非常薄,破片飞行距离并不远。通常而言,M92 GMO-1手榴弹杀伤半径不超过5米。
俄军缴获的罗马尼亚M92 GMO-1手榴弹。
如果在战场上发现战利品,需要先检查周围是否设有诡雷。缴获手榴弹之后,需要拧下引信,检查引信延期药柱是否完好。如果一切正常,需要先固定在一个物体上,然后使用绳索拉出保险销,观察其延期时间、爆炸效果、杀伤距离等特征,可以在使用时避免发生意外。
伍洲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