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板块的都知道:对于生猪这种周期性行业优配库,布局的要诀往往是“人弃我取”——越是当行业陷入全面亏损、市场情绪陷入极度悲观时,就越是布局下一轮周期上升的最佳时机。
目前从DCE生猪的走势来看,继7月23日创下年内高点之后,生猪期货就一路下跌。今日盘中更是下探到12770元/吨,迭创近年新低。
现货价格也是。根据猪好多网,外三元生猪均价从9月20日起就已经跌破13元/公斤,最新猪价为12.83元/公斤,一度创下本轮下行周期新低。
目前猪价已跌破大多数养殖户的成本线优配库,自繁自养模式已出现亏损,外购仔猪每头也要亏超过200元——持续的亏损将迫使高成本产能退出市场,为下一轮周期上涨积蓄能量。
什么逻辑呢?
我们都知道:生猪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产能变化。回顾历史,猪周期通常遵循“价格下跌->产能去化->供应减少->价格上涨->产能扩张->供应过剩->价格下跌”的循环。因此,当行业进入全面亏损阶段时,产能势必会持续去化,最终导致供需关系逆转。
而当猪价重新上涨时,能够存活下来的龙头企业势必将享受价格上升带来的盈利弹性,届时养殖股的投资逻辑也会从“博弈周期反转高度与持续时间超往轮”向“价格兑现”过渡——那个时候右侧布局,反而不如趁现在博弈反转左侧布局的空间大。
优配库
数据显示,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2万头——这一月度数据还是2024年以来持续同比增加后,首次实现同比持平,后续很有可能转降。
政策层面已经开始发力调控产能。9月16日,农业农村部召集头部企业开会,明确提出要推动产能去化——比如要求前25大养殖企业在年底前减少100万头能繁母猪,并且限制2026年的出栏量。
同时收储机制也在轮番开展。华储网发布通知,将于今日、也就是9月23日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,规模达1.5万吨——注意,这是本月第三轮收储,此前9月18日和19日已分别实施收储操作。
根据市场推算,2025年规模场理论产能仍呈现环比上升态势,实际兑现效果也要等到26年二季度后。按照10-12个月的传导周期,2026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将受到影响,预期猪价可能会在2026年下半年迎来趋势性扭转,届时价格也许回升至15-16元/公斤区间。
也就是说,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,猪周期势必会迎来反转,眼下无疑已经进入左侧布局的成熟期。
目前畜牧养殖ETF(516670)日线已经录得6连阴,资金正借此机会疯狂埋伏:10个交易日有9天都在涌入ETF,区间累计净流入高达1.4亿元。这个ETF管理费仅0.2%/年,远低于同类品种,跟踪的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与养猪相关的概念股权重合计占比约60%。
市场永远在周期中轮回,而机会往往隐藏在最悲观的时候,希望大家别在黎明前被震荡洗出场。
作者:ETF金铲子
风险提示: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,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。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优配库,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。基金投资有风险,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,基金投资须谨慎。
伍洲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